北京最大喇嘛庙是雍和宫,最大的道院是白云观。西便门往西二里多就是白云观。据《长安客话》“白云观即元时太极宫。内有丘真人遗蜕。丁亥易宫额曰长春,正统三年重修易名白云观”
《帝京景物略》说"群阉附焰,以丘长春乃自宫者"所以从明代东西厂干政起就把白云观当做太监祖师庙.清初恪遵祖训严管内竖,慈禧垂帘听政安德海李莲英宠信日专,气焰嚣张,白云观香火也日益兴旺.白云观热闹起来和高老道有关。
白云观正月初一起就游人纷至,要闹腾一个正月。二月十五太上老君生日,竟有不远千里瞻拜者。白云观文物典籍颇丰,甚多周秦诸子晋唐佚书,远来道众只有那一天才得以一窥。白云观镇观之宝开元石刻老子像,伏魔墨玉印和元太祖与丘真人雪山晤谈玄机的《雪山应征图》除非大有来头施主,等闲人是难得一见的。
高老道隽迈清旷,谈吐不凡见识精深,获悉李大总管乃慈禧太后第一大红人,就绞尽脑汁,处心积虑接近他。.听说李莲英常去什刹海烟袋斜街一古玩店,高老道计上心来,就常乔装打扮,拿白云观祖传的瓶盘铎镜等老物件去店里请行家过眼,闲聊,刻意邂逅李大总管.
展开剩余75%功夫不负有心人。终于有天李莲英来店淘换玉翎管与高老道“偶然”而遇。李莲英见高仁峒五绺长髯清疏如银少说也有七--八十岁,可谈吐不凡道骨仙风,身手矫健,儒雅轩昂暗自喜欢。传闻说他“伺候过宣宗皇帝”(道光,爱新觉罗·旻宁1782—1850)就问他高寿?高老道哈哈一笑故弄高深,说“当年道光爷也问过俺,那时就已经不记得啦。能吃便吃,能睡便睡,时光弹指管他岁月几许?”一下子就把李大总管“镇住了”。高老道又抓住机会,投其所好,左右逢源,一时间二人相见恨晚,竟成莫逆.(其实他才活了67岁---道光二十年1840年生光绪三十三年卒1907年)
有次慈禧颐和园歇伏西直门修道改走西便门途经白云观,李莲英就乘机说白云观典故给慈禧解闷。其实慈禧对白云观早就有好感。慈禧未得势时老娘去世想找个寺庙停灵,派太监刘诚印遍访京城寺院,各家住持僧长多不热情,慈禧甚为恼火,独得白云观道士盛纳停灵。道长张宗璿还特为皇姥姥念了百天《血盆经》。(据《太上律脉源流》载:道教全真龙门派高道张宗璿“庚午(1870年)再请传戒,时值皇亲照公府太夫人灵寄观中,师为虔诵《血盆经》。)
慈禧与白云观早有瓜葛。此时李莲英说得慈禧一高兴就懿旨荣禄,着内务府拨帑银一万两给白云观重修庙宇再塑金身.
太后拨款加上李莲英矫旨劝善,高老道乘势造谣扇风,京内王公大臣富商巨贾附庸凑趣,几个月就募集银子八--九十万两.有了银子高老道如鱼得水,把个白云观扎古得焕然一新。又撺掇李大总管开光那天无论如何恭请老佛爷驾临烧第一炷香。不但可增福添寿还荫屁大千,功德无量。
“老佛爷”开光那天还真去了白云观。拈香拜佛,全城轰动。那天观内香烟缭绕鼓响钟鸣,笙管笛箫,幡幢蔽日,高仁峒率全观道士玄冠跪迎,在三清殿齐诵“无量寿佛经”为慈禧祈福,还把据说是丘祖(丘处机)——亲自为老佛爷跟玉皇大帝求来的灵符,用金漆盘捧给慈禧。忽悠慈禧”佩此灵符,可保与天同寿,国运昌盛。“慈禧一高兴当即封高仁峒全国“总道教司”,赏三法器,事后还给白云观画了幅梅花中堂。
慈禧白云观开光不胫而走,白云观灵气如日中天。一时间冠盖塞途,香客如云。高仁峒更是整日与荣禄,李莲英及跟下权臣势阀厮混。好多宫闱秘闻军国机要从此得来全不费工夫。
高仁峒本就六根不净,道貌岸然无非吃香喝辣。深知官场秘辛奇货可居。进香求道从来不乏求运求官者,就便就做起卖官鬻爵出卖情报勾当。据罗曼诺夫说“李鸿章基金三百万金卢布”案,当年俄罗斯间谍璞科第就是走高老道门路。
此事得到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证实“清与帝俄所订《喀西尼密约》,世皆传为李鸿章所为,其实李只系演出者,其编剧导演固由帝俄,而被动主体则为慈禧太后。从中促进和穿插者为李莲英与璞科第,则世人知者不多也,李与璞科第之联络,实由西郊白云观高道士为媒介……每有双方传达之事,则由高、璞、李会晤,一转即直达西太后。”
传言不作信史,但绝非空穴来风。《中俄密约》后,高仁峒为俄国人捐献树功德碑《粥厂碑记》“华俄银行总领事墣(璞)科第君等筹集钜(巨)款,购置米粟于白云观”;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《云素方丈功德记》“募劝华俄总领事李大善士,桥梓设厂施粥,全活无算”。1900年八国联军烧掠北京,白云观明版《道藏》得以保全,据说也是俄国人给白云观的“面子”。
光绪三十年(1904)创刊上海蔡元培主编的《警钟日报》甲辰十月初四日《时评一咄咄怪事》也证实了此事。”自李莲英、高道士与俄璞科第同盟(高道士主北京白云观。白云观者,即供西后长生禄位牌处也。高道士与李莲英狼狈为奸.日在外招摇纳贿)目以联俄运动西后。“
璞科第曾任俄道胜银行董事,俄国驻华公使。据《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》俄与清政府交涉租借旅顺口时,璞科第曾向李鸿章、张荫桓行贿50万两。庚子年议和又重金收买李鸿章侄婿徐厚祥获得电报密码。。。
那时白云观尚属僻静西郊城外,道路窄逼,行走不便,香客求财求运求婚求子车拉轿抬往来就得小一天。高老道索性包租八大胡同那边杨梅竹斜街万福居饭铺权作白云观“驻京办事处”,以便权贵拜仙求官。为遮人耳目,万福居饭铺依然接客,招牌菜就是高仁峒秘制的“高鸡丁”“神仙汤”.直到民国初年,还有京城老饕慕名去万福居品尝高鸡丁的。
发布于:天津市